当前位置:殇海红泪>都市言情>穿到北宋捞苏轼> 二十一回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二十一回 (1 / 2)

韩琦奉命来到四川路赈灾已有一段时日。对于旱灾比较严重的地方,他先是免去赋税,接着开仓放粮,添设粥铺,让百姓们都能吃到饭。

在闹干旱特别严重的地方,有不少百姓得了热病,或者其他的一些病。他担心会有瘟疫发生,从各大医馆购买了不少药材,发放给百姓。他还请大夫给得了病的百姓看病。

他亲自给百姓发放粮食和药材,还再三安抚百姓,让百姓们不要害怕,说朝廷绝不会抛弃他们。他还亲自下田,查看干涸的情况。

查看时 ,他还询问当地的老农,像今年这种干旱情况,以前有没有发生过。还有,今年发生了干旱,会不会对明年的收成产生什么影响。最重要的是干旱闹得这么严重,会不会发生蝗灾,或者其他虫害。

韩琦对农事不了解,因此询问的非常详细。他询问老农时,用笔认真地记下了老农说的状况。

他担心干旱不仅会影响粮食,还会影响百姓喝水。他特意去各个村子查看河水、井水、湖水等状况。

干旱比较严重的村子,村里的河水、湖水、池塘都已见底。就连井水,也都见底。

百姓们喝水变得艰难。

韩琦便请教有经验的农民,如果把水井挖的再深一些,井水会不会多一些。

一些年纪大的百姓告诉韩琦,地底下有河水,但是要挖的特别深,才能挖到地下河水。

为了能让百姓有水喝,韩琦派人挖水井。

不少地方挖水井真的挖出了水,解决了百姓喝水的问题。

自从闹旱灾,死亡一直笼罩在四川路的百姓的心头上,他们担心会被饿死。如果朝廷没有及时派韩琦来赈灾,只怕不少地方会出现暴乱的情况。

韩琦抵达后,迅速赈灾。百姓们有饭吃、有水喝、有药材看病,很快让闹干旱地方的人心安定了下来。

对韩琦,四川路的百姓们赞不绝口,夸他是青天大老爷,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。

听到百姓们的称赞,韩琦心中很是感动,同时也非常欢喜。他欢喜的不是百姓们夸奖他,而是他帮助到百姓,没有让几十万的百姓变成饥民。

这是他第一次赈灾,没有任何经验,担心自己赈不好灾,辜负官家对他的期望。在抵达四川路之前,他心里一直紧张不安。

等到了四川路,看到百姓们忐忑不安的脸庞那一刻,他心中的紧张瞬间消失。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,那就是不能让百姓们的眼中露出绝望的神色,不能让百姓们对朝廷失望。

他事事亲力亲为,终于安抚了百姓们惊惶的心。

韩琦赈完灾后,并没有立马返回汴京,而是去没有闹干旱的地方,或者闹干旱比较轻的州府。他要查看这些地方的庄稼怎么样,今年的收成好不好。

他先去了眉州。

眉州一直以来是四川路粮食收成最多的州府之一。今年眉州附近的几个州府都出现了旱灾,但是幸好眉州没有出现。

之前,眉州知府上报说眉州今年的雨水要比往年少了些,收成有可能不如以往。

韩琦觉得他得去眉州看看,不然他不安心。再者,眉州的富商乡绅们之前向闹干旱的地方捐赠了不少粮食,解决了燃眉之急。于情于理,他都得去眉州,当面感谢他们。

去眉州,韩琦是微服出巡,没有惊动眉州的官员。他去眉州一事,除了他身边的人知道,其他人并不知晓。

抵达眉州后,韩琦并没有先去感谢之前捐赠粮食的富商乡绅们,而是先去眉州的田间查看庄稼的状况。

他在来眉州之前,先派人打听过眉州的情况,知道眉州哪个村的粮食收成多。

眉州城郊外的眉家庄是粮食收成最多的村子之一。

韩琦一到眉州,就先去了眉家庄。

眉家庄离眉州城并不是很远,坐牛车过去,只需要一个时辰。

一到眉家庄,引入眼帘的便是整齐的田地。韩琦跳下牛车,走到田埂上,蹲下身仔细地查看稻穗的情况。他发现稻穗并不是粒粒饱满,干瘪的有很多。还有,穗粒也不是很多。

韩琦之前去田地查看干旱的情况时,具体地询问过老农有关稻穗的情况。老农告诉他,一般水稻正常一个穗有一百多个。如果长得好,一个稻穗甚至能长一百五十个以上。如果长得不好,只有几十个穗。

他仔细地数了数眼前这个稻穗有一百粒。这种情况,只能算是一般。

韩琦又数了几个稻穗,基本上都是一百粒左右。他又换了几块田地,查看稻穗的情况,最好的只有一百二十粒左右。最差的只有五六十粒。

他不知道这片田地去年的一个稻穗有多少粒。今年是比去年结的少,还是比去年结的多。

韩琦在田地间或走、或蹲、或下田地,看起来甚是鬼鬼祟祟。

宋嘉树早就注意到韩琦。因为离得远,他并没有看清楚韩琦的面相,也不知道他是男是女,是老是少,只觉得他的行为怪异,看起来不像是什么好人。

小苏轼也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