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殇海红泪>都市言情>重生之我要红> 第 3 章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 3 章 (1 / 2)

要争取这个角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原主看不起这是部网剧,所以哪怕经纪人和她提了这部剧她也没打算去试镜,但原主其实觉得只要自己去了就肯定能拿下“女主角”这一角色的,毕竟她刚演完一部大热的偶像剧,知名度还在高峰,难道不比那些新人强吗?

事实上,还真的不比。

因为在王导眼里,“新人”才是加分项,“知名度”则是减分项。

很久很久以后,大家会发现,王导并不是第一部剧才启用新人,他的所有剧都几乎只用新人,实在不行就用糊到了地心的老演员,他曾有一段名言:

“红了的演员确实有红气,但演戏也有种油气,没有我的镜头要的干净感,所以我是不会用的。”

这话也就他说不会被打。

他启用的新人都红极一时,这句话几乎毫不给他们留面子,但他们也只能强颜欢笑点头,说王导说得对,说得好。

因为他是王导。

别人拍网剧是粗制滥造上不得台面,他拍网剧就是高瞻远瞩和对科技趋势变化的掌握。

秦尤还记得后来有人分析为什么王导选择把《名利场》拍成网剧,还分析得头头是道,比如这部剧剧情太紧凑太精彩,如果放在电视上,观众从半途插进来会影响观影体验,放网上就不一样了,可以确保观众的观影体验是完整的。

就因为他是王导,所以他都每个决定都能被解读成深思熟虑高瞻远瞩,哪怕这些决定和行业内大多数人背道而驰。

所以和原主想象得恰好相反,她的名气不仅不是加分项,反而还是减分项,如果她真的去试镜了,也大概率拿不到那个角色。

而秦尤现在继承了她的名气,事实上,继承得还有些过了,原主和经纪人谈起这个剧本时,她还只是个小有名气的偶像剧演员,但现在,她是广大人民群众皆知的“小三”,知名度大了不止一圈。

所以,难度更大了。

不过从另一方面讲……或许这也可以是件好事。

秦尤的目光落到了那些看得她直犯恶心的聊天记录上,她可以现在就把这些记录发出去洗清原主的名声。

又或者……她可以将它们用作争取这个角色的助力。

剧本中的这位蛇蝎美人名为凌驭,这部剧虽然是群像剧,但也有串起所有集数的主心骨角色——就是她。

凌驭人如其名,手段凌厉,冷酷无情,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朋友还是对敌人,都一样狠心。

演员要展现出这些特质并不容易,要让观众相信这些特质更不容易。

上辈子,在王导的精心筛选之下,这个角色虽然由一个颇具天赋的在校生出演,她的形象很合适,正是那种精明冷酷但又足够美艳的长相。

但很不幸的是,长相精明不代表人也精明,这位演员后来因为恋爱脑把自己作糊了……她恋爱脑的程度甚至与秦尤这具身体的原主不相上下。

她的恋爱脑事迹被爆出来后,王导非常不开心,哪怕那已经是《名利场》上线后好几年了,她不管做什么都影响不到《名利场》的成绩了,但她形象的崩塌依旧对凌驭这一角色的形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

王导不满的就是这点,凌驭是他这部剧中塑造最为用心的一个角色,也是后来最受观众瞩目的角色,可以说是整部剧的核心人物,这个演员把自己作死了他完全无所谓,但她形象崩塌后的新人设与凌驭的形象可以说是南辕北辙,那之后不少人都说重新去回顾剧的时候都忍不住有些出戏。

秦尤一直觉得,王导是个控制欲很强的导演,虽然大多数导演都是控制狂,但王导显然比大多数导演还要夸张些。

秦尤有个理论,她认为王导之所以从来都只启用新人——至少重要角色都用新人,只有极为次要的角色才会用一些比较有知名度的明星,不仅仅是因为明星演戏有“油气”。

启用新人还有一个好处,那就是从他的剧里红出来的新人,大多数都会被直接定型,之后再找上门来的角色也大都是一路的,就算偶有不同,一个演员碰上两个大爆角色的概率有多小呢。

所以哪怕之后这些演员越来越红,大众对他们的认知却依旧与当初一致,他们看剧时也就不会有任何出戏的体验。

王导并不关心他的演员们前途如何,他就喜欢观众人戏不分,因为只有这样,才能确保他们观看时相信荧幕那头的世界是真实的。

秦尤现在有一张烂牌,但她可以把它变成好牌。

如果她找到王导,在她的形象与演技都能胜任这个角色的基础上,说她愿意顶着“小三”的名声一直到剧集播出,准确地说,一直到剧集播出到凌驭的真实目的暴露时,然后再甩出证据——当然这时候就要重新挑选一下截图,尽量找原主的发言没有那么黏糊的对话——并告诉所有人,她忍耐这么久的谩骂就是为了引爆剧集的宣传呢?

王导不在乎宣传——至少不算特别在乎,但这个行为会与凌驭的人设无比贴合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